在美國的幼稚園裡面,很常看到老師們運用平常不要的垃圾 (例如,紙箱,寶特瓶)或是平常隨手可得的物品來製作玩具。有些創意真的會讓我驚呼,這真是太棒了。
回想到之前工作,也常使用家裡隨手可得的東西來訓練孩子。
這篇文章的目的其實是想告訴家長們,不用花大錢可以製作好玩也具有訓練性的玩具。我想如果您的孩子有接受職能治療訓練,都可以去詢問一下你們的治療師,怎麼使用家裡不要的垃圾或是家中常見的物品來訓練孩子。另外,這篇也是為了下一篇文章所做的暖身。
另外提醒一下,我想我的文章主要閱讀族群是家長,因此我在寫文章的時候也盡量不要以太專業的詞彙或是理論來解釋一些問題。主要是希望家長們有一個大概的想法跟概念。如果大家希望更了解一些專業的東西,也歡迎大家留言跟我建議 :)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精細動作篇,主要是針對學齡前兒童。
開始今天的主題之前。我會先跟大家介紹
1. 精細活動的重要性
2. 精細動作發展表
3. 進入主題,如何使用日常物品製作玩具來練習精細動作
精細活動的重要性
一般來說精細動作指的是手部小肌肉的運用,例如:綁鞋帶,握筆,拿湯匙,扣釦子...等。對於學齡前孩童,良好的精細動作發展及能力可以協助孩子未來進入學校時有更好的學習效果,在日常生活有更良好的表現,例如:孩子不會因為寫字問題而感到挫折,不會因為不善於綁鞋帶被嘲笑,獨立穿衣,等等。
精細動作發展表
我想只要在Google輸入“精細動作發展”關鍵字,便會有很多相關表格或是簡易篩檢表可以供家長參考。在這裡我會跟大家簡略提一下各年齡層階段孩子大概可以做什麼樣的精細相關的日常活動。因為文章的目的不是想讓家長覺得為什麼我孩子兩歲了還無法疊高積木,他是不是有發展遲緩。想提醒家長的是,每個孩子發展速度都不一樣,如果真的覺得孩子需要進一步評估,請尋求專家建議。
這個發展表是我引用自他人的文章,我覺得整理的很好,很簡單明瞭的給家長一些大概想法,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可以做什樣的精細動作
文章連接於此:http://ttw3.mmh.org.tw/hospital/paper/10411-精細動作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與發展歷程.pdf
日常物品大變身
接下來會提供給家長一些建議,如何使用資源回收物品或是日常生活物品來訓練孩子的精細動作。我會分成幾集,根據物品性質建議活動,並描述準備材料,製作方法,如何使用以及訓練目的。
在美國因為文化差異,有些常用來設計活動的日常物品,在台灣其實不是那麼好取得。我會盡量找台灣容易取得的東西來建議活動。當然有些是職能治療師平時就會訓練孩子的活動。因此如果對活動有疑問,也再次建議去找孩子的治療師,以了解孩子是否適合這樣的活動。
1. 吸管
準備材料 | 營養穀片盒子一個,吸管多根,剪刀或美工刀 |
製作方法 |
步驟 1: 用簡單或是美工刀再紙盒上戳多個洞 步驟 2: 把吸管裁成四或五等等份 |
訓練目的 |
訓練抓握能力(pincer grasp) 訓練雙側協調能力 提升手眼協調能力 提升靈巧度 |
訓練方法 |
1. 孩子自由選擇適合的抓握方式拿起吸管 (可以鼓勵孩子使用拇指及食指抓握) 2. 孩子一手扶著紙盒,一手插入吸管到洞中 3. 也可鼓勵孩子使用單一手指(像是比ㄧ)把吸管推入洞中 |
資料出處 | http://mamaot.com/fine-motor-activity-pushing-straws-in-a-cereal-box/ |
準備材料 | 鞋帶ㄧ條,吸管多根,剪刀或美工刀 |
製作方法 |
步驟 1: 把吸管裁成 8-10等份 (吸管長度越小會越困難) |
訓練目的 |
訓練抓握能力(pincer grasp) 訓練雙側協調能力 提升手眼協調能力 提升靈巧度 |
訓練方法 |
1. 告訴孩子我們要做一條項鍊 2. 孩子自由選擇適合的抓握方式拿起吸管 (可以鼓勵孩子使用拇指及食指抓握) 3. 孩子一手拿吸管,一手把線穿入吸管中 |
資料出處 | http://www.powerfulmothering.com/cutting-threading-practice-with-straws/ |
2. 瓶瓶罐罐
材料 |
寶特瓶,空罐,橡皮筋 |
製作方法 | 無 |
訓練目的 |
訓練雙側協調能力 提升手部肌耐力 提升靈巧度 |
訓練方法 |
1. 把橡皮筋撐開套住罐子或是寶特瓶 2. 如果想要增加難度,可以讓孩子一次拿兩條。所需要使用的肌力耐力會比較多 3. 套上去之後可以再讓孩子把橡皮筋從罐子上拿下準備來 4. 如果想要提升難度,可把橡皮筋套在球狀物體上。(球比起罐子還更容易跑掉,因此孩子需要使用更精細的動作) |
資料出處 |
http://handsonaswegrow.com/keep-kids-busy-fine-motor-activity/ http://www.eagered.com/r/r-is-for-rubber-band-fine-motor-practice |
材料 | 空保特瓶 牙籤 |
製作方法 | 無 |
訓練目的 |
訓練抓握能力 訓練雙側協調能力 提升手眼協調能力 提升靈巧度 |
訓練方法 |
1. 最簡單就是放在盤子裡。如果孩子拿起小物品的能力還不是很好 可把牙籤插在海綿上或是插在黏土上。 2. 孩子一手扶寶特瓶一手拿起牙籤並放入瓶中 |
活動變化 |
其實寶特瓶很好用,什麼東西都可以放。雖著放入的物品越小當然難度越高, 從簡到難依序為棉花球,吸管,彈珠,牙籤,各種豆子,碎紙片..等等。 當然也可以配合其他工具,例如用曬衣夾夾起彈珠或棉花球 或是用湯匙舀彈珠或是豆子放入瓶中 |
資料出處 |
http://kidsactivitiesblog.com/50607/fine-motor-skills-toddlers https://www.pinterest.com/pin/458593174534748443/ http://www.growinghandsonkids.com/2-easy-pincer-grasp-fine-motor-activities-for-toddlers.html |
這次就先介紹幾個活動,這個主題太大了,因此想分個幾集來寫。而且原本是想寫一些專業文章介紹一個有趣的治療概念。但因為這個主題也和原本要寫的單元有點相關。加上最近一直在寫研究報告因此不是很有靈感寫專業文章。所以想說先來個相關的小主題。等之後寫到專業文章時可以有些相關性。希望大家會喜歡